丘初集:德興豬場采用干清糞模式處理糞污
- 時間:2015-04-11 16:11來源:愛豬網 點擊:次
在4月9-10日,由山東省畜牧協會主辦、山東省畜牧協會生豬產銷分會和愛豬網共同承辦的“中國兩東豬業發展高峰論壇”在山東濟南盛大召開。以下是廣東德興豬場技術總監丘初集發言實錄:

廣東德興豬場技術總監丘初集
謝謝大家。非常高興跟山東的同行一起探討環保的問題。我原來在廣東廣三保公司,廣三保在80年代初比較早引進美國的養豬技術,辦了年產10萬頭的商品豬場和年產3萬頭的種豬場,我對環保有切身的體會。到了2008年,我離開了廣三保公司,加入了德興公司。我今天講的環保問題,一是想講講在環保方面進行的探索覺得比較成功的做法,更要把我們走過的彎路提出來,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引起全國養豬界更加高度關注環保問題。
全國不管哪個行業,全民都在關注環保問題,大家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。國家頒發了《畜禽規模化養殖污染防治條例》,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。接下來不管是國家還是地方政府,會拿這個新條例約束我們對養殖業的環保。如果目前環保做得不好,它會面臨著很大的挑戰。我剛才提過廣三保,它從1984年開始起步,現在面臨三次搬遷,為什么?待不下去。很多豬場在投產的時候,可能會先考慮要把資金更有效地在生產上體現出來。所以,通常選址的時候會考慮到交通方便一點,道路建設、電力建設投入少一點,而且太偏遠了,覺得那里也留不住工人。往往很多企業都有這個想法,最后給自己的企業帶來后面的麻煩。我不知道山東這邊有沒有這種現象,廣東已經有好多豬場投產不到幾年,就待不下去,面臨搬遷,這個個案比較多。
為什么會這樣?作為一個豬場的建設者,在選址上缺乏了可持續長遠發展的眼光。有些急功近利,在選址方面首先沒有考慮到在這里辦豬場能夠待多久,能不能把自己的企業辦成一個百年老店,能不能站穩腳跟。有些豬場投產,由于它配套的環保設施比較少,工藝比較落后,它的容量很有限,真正一旦運作沒兩三年,周圍的居民農民投訴來了,一投訴環保部門就要找你麻煩,你就沒有辦法待下去。廣東有比較切身的體會,廣東政府和官員認為養豬企業不會給地方財政帶來稅收,只會帶來污染,所以他不喜歡養豬企業。有些地方辦了豬場,城鎮化發展比較快,覺得你這豬場影響了他下一步的規劃,他就讓你走。
就我個人的切身體會,作為一個養豬企業,從現在起全國兩東養豬企業家應該以這個平臺發出呼吁,要給現代規模化養豬的概念重新定義。過去很多豬場搞環保設施,是為了達標排放,對付環保部門的檢測,我認為這個指導思想是不對的。新頒布的養殖業污染防治條例,強調一定要把規模化養豬產生的糞污、污水和廢棄物作為一種資源,就近、就地資源化循環利用,這個提法非常好。我曾經到歐美一些養豬先進的國家考察過,相信在座的各位到國外考察過養豬業,他們那些養豬場真的是把豬糞變成有效的資源再循環利用。比如說在美國,它的豬場周邊都有大面積的大豆或者玉米地,所以它的糞污最后用在施灌玉米和大豆上,沒有排到江河里面去。客觀地來說,現在中國國內很多企業想辦法把豬糞料變相地搞到江河里面,這是很不負責任的,沒社會責任感的行為,觀念應該改過來。以后怎么辦?有計劃發展新豬場的企業,首先在選址上考慮到,一定要與地方政府協商,這是可以作為長遠計劃養豬的基地,同時要考慮豬場辦到這里,最后的糞污有沒有可能就近就地充分消納,作為資源化來利用。如果它周邊沒有足夠的土地來消化豬糞料,你根本就沒辦法形成規模,也不可能把豬糞豬料運到其他地方去,那個成本根本高得不得了,是不可能的。只有實現就近就地轉化,變成一個資源,種養結合,搞一個有機農業。在珠江三角洲,那些豬場的一個特點是,周邊有很多魚塘,他養豬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魚養好,是要充分利用豬糞料、豬糞水,將豬糞水直接排到大面積魚塘里面去,將還沒有完全消化完的豬食,有些魚喜歡吃這個豬食,豬飼料變成水中浮游生物的很好的飼料,這些浮游生物又是養魚很好的飼料。廣東佛山、順德、江門、四會,那些豬場周圍都養魚,即使現在豬價不好,但是他說沒所謂,養魚那邊能賺到錢。除了這種模式以外,特別是最近新上馬的豬場,都會考慮周邊有沒有大量的土地消化豬糞料。有的豬場周邊沒有農田,但是有山地,把豬糞料抽到山上去種速生木材,種得也是非常成功。山坡上速生木材長得很快,也給他產生了效益,又消化了豬糞料。
規模化豬場在廣東來說,我自己還有一個體會就是把選址定好了,要看你這個地方的糞污承受能力有多大,不能片面追求規模,不要覺得規模越大越好,做到適度的規模,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土地,周圍能幫我消化這些糞污的土地、山林面積,把規模搞到適中,這樣養豬企業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百年老店。
我介紹一下德興是怎么做的。我們十幾年來都在探索考慮怎么樣減少污染問題,做了很多嘗試。豬屎結構主要是水泡糞,能夠撿的豬屎盡量撿起來。水泡糞進行固液分離。固液分離以后,出來的糞渣比較干,然后進行打包。德興公司附近很多種菜和種花的,就把這些打包的給種菜和種花的作為肥料。
這是建豬舍的時候水泡糞的施工過程,中間這些是儲物溝,水泡糞到了一定的時間,排污裝置一拔起來,水全部通過排污總管流到外面。
這個是兩列式的豬舍結構。只要把這個管子拔起來,儲物溝里的污水就從下面的排污總管很快流走。
近幾年我們覺得水泡糞還存在一些缺陷,后來我們進行嘗試干清糞的模式,這是在干清糞的施工現場。干清糞的制作比剛才更節省用水,最后是把糞挖出來。中間是排料管,水和尿從中間排出來,通過這些把豬屎刮出來。回過頭來看這里,中間這里是排水排尿的,高了就呈這個樣子,豬拉的屎尿先流到中間,尿從中間的排尿管排走了,剩下的豬屎是比較干的,用機械把它刮出來,這樣用水非常少。刮出來以后,通過吊籠把豬屎抽走,機械化程度比較高,投入比較大,但是的確節省了很多用水,減少了豬場的用水量。
養豬盡管采用了干清糞的模式,豬尿水還是要處理的,這些污水怎么處理才更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?搞大容積的沼氣池。在廣東搞的沼氣池,現在5000立方算小規模的,動不動就是1萬立方、2萬立方。為什么搞這么大?沖積大,污水進到沼氣池,可以在里面停上最少15天才會排出來。如果規模很小,100個立方、兩三千個立方,豬屎水今天進去明天出來,沒用,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讓豬糞尿在沼氣池里充分發酵和降解,這個是不行的。現在廣東都在搞大規模的沼氣池,大容積的一兩萬立方的沼氣池。德興8個基地,每個基地都有超過一萬立方的沼氣池。這種沼氣池的造價比較低。如果是鋼筋水泥的在500塊錢一個立方,這個沼氣池大概50塊錢一個立方,規模越大成本越低。大家算一下,50塊錢一個立方,就完全可以把沼氣池規模做大,讓豬屎水進到沼氣池里面,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讓它發酵降解更徹底一點。
沼氣夏天用于發電,夏天沼氣產量非常高。這種沼氣池是黑色的膠膜,這種膠膜里面的溫度可以達到七八十度。這種黑色的純膠膜吸收太陽的輻射熱,到了晚上沼氣池里面的溫度比較高,沼氣溫度越高發酵得越厲害,那個效果越好。德國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,德國政府非常支持專門把養殖業的糞污集中起來產生沼氣進行發電,政府有扶持資金給他,他說這個是再生能源。大家聯想到美國為什么這些年用玉米做汽油?很多國家也意識到,石油是有限的,會用完的,要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和沼氣以及太陽能、風能。
沼氣出來以后,這個污水處理跟金鑼介紹的有點相似。沼氣發酵出來以后,如果這方面還做不到,還要進去爆氧,爆氧以后再進到生化場,在生化場里面的水再回到豬舍里面去洗出來,用來做水泡糞的用水。我們公司還搞了錦鯉池,周邊有大量的菜地。德興探索的這個模式,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,沒有把污水排到河流里面去。
我覺得有必要介紹無害化處理的事情。有的豬場隨便挖坑,挖坑是不行的,深埋還是污染的。現在德興怎么做?我們的做法跟剛才金鑼的做法有點不同,這種做法非常值得推廣。一個豬場到了一定的規模,肯定不可避免地要死豬,還有胎衣,怎么辦?我們利用一種設備來處理死豬。這是死豬的自動升降架,提升起來進到一臺機器里面去,整條豬進去,三天以后出來是肥料,連骨頭什么的都沒有了。
這個看上去有點環保的垃圾車一樣,把胎衣、死豬放到里面,一開機就把它提升,提升以后死豬進處理機里,在里面放一些耐高溫的生物菌種和其他木屑,兩三百斤的母豬在里面也能攪碎,三天以后出來是肥料。這個非常好,不用人力翻,如果用人翻和埋,工作量很大,這個設備將來會越來越受到同行的認可和推廣。
愛豬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,謝謝配合!